福建生态茶园的发展前景如何?
茶叶是福建重要的优势特色产业。近年来,福建全力推进生态茶园建设,坚持生态优先,创新种植模式,强化科学管理,实现茶树种植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、长远发展。
林中有茶,茶中有林,茶丛套草,茶林见花……在福建,生态种茶蔚为风潮,种植模式不断创新,许多产茶县市已启动全域生态茶园建设。据统计,目前全省已建成各类生态茶园278万亩,约占茶园总面积的80%。
(相关资料图)
种生态茶,吃生态饭。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介绍,到2025年,福建要建设生态茶园300万亩以上,推广有机肥的茶园面积超过95%,茶园绿色防控全覆盖,茶业总产值超2000亿元。
坚持生态种茶,茶品质与产值大大提高
闽中戴云山区的大田县,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75座。在大田县屏山乡巍峨的大仙峰下,万亩茶园连起座座山峦。近年来,该县大力推进美人茶产业发展。
在福建江山美人茶业公司的基地,只见茶丛间没有除草,连梯壁也长满了杂草。园中套种绿肥,但种豆不为收豆,而是种豆得茶,大豆、花生结果时就会被深埋,以增加土壤中的氮。茶树嫩叶的背面,一种极小的飞虫小绿叶蝉在吸食鲜汁,被叮过的芽叶长得短小,还发黄。正是这种茶青,经独特工艺制作后,成为有醇厚果香蜜味的美人茶,备受市场青睐。
“小绿叶蝉在有些茶园是害虫,在我们这儿是宝贝!”公司董事长李志忠说,作为当地美人茶行业标准制定的参与者,公司坚持生态标准,不施农药,肥料只用羊粪等有机肥。该公司示范茶园2100亩,带动周边农户大面积标准化种植。
大田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益存告诉记者:“美人茶有‘人做一半,虫做一半’的说法。茶园不能施化学农药,小绿叶蝉在叮咬叶片后,要到草丛‘休息’、繁殖,所以草也不能锄掉。茶树与大自然,就这样和谐相处!”
三明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陈汉良介绍,十几年来,大田县的茶园面积从1.7万亩到现在10万亩,年综合产值从不足3000万元增至38亿元。广平镇元沙村有万亩茶园,过去做绿茶,如今茶农掌握美人茶的奥秘后,每亩茶园年产值从3000元增至9000多元。
创新种植模式,推动高标准生态茶园建设
时下,福建各地涌现越来越多的标准化生态茶园,大都是改造升级而成——以茶园为主体,顶部种防护林,中间穿插道路和林带,底部及周边也选种伴生草木,既可保水、积肥,又为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,构成一个物种丰富的生态系统。
种生态茶不容易。不少茶农经历过整片茶树被虫吃光却不能洒农药的无奈,用尽物理方法除害虫,但也伤害了益虫。
对此,福建省现代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高峰说,出路还是要把茶园和周边的动植物生态链修复完好,形成良性循环。如今,福建很多茶农接受了生物防治等新理念,茶园流行放养天敌“以虫制虫”,有的利用瓢虫吃蚜虫,有的营造小环境增加鸟类、青蛙等,同时辅以人工捕杀害虫。茶园益虫和有益微生物增加,自然生态的调控作用就能发挥出来。
在政和县大红村,当地免费发放大量生物农药,惠及400余户农户。在该县的白鹭窠,政府总投资860万元把其改造升级成高标准生态示范茶园。村民许清康种6亩茶,年纯收入从5年前的1.5万元增至现在的5万多元。
经营生态茶园的机制也在创新。在福鼎市一家茶业公司,示范带动了生态茶园3.8万亩,所形成的联合体,连接上万户茶农。公司实行统治统防,免费为农户提供生物制剂,有机肥则补助50%。旗下茶农分成10户一组,每组的茶叶定期检测,并互相监督。
传统茶园一般种植很密,影响土质和茶树的抵抗力。如何改造升级?刘金龙创办的安溪县“举源合作社”,下狠心“稀植留高”,创新培育出独株大树茶。“我给茶园做减法。别人为了高产,矮化密植,我却一株株挖掉,一亩5000株,我减少到约2000株。茶园变得疏朗了,茶树的采光通风更好。”刘金龙说。他还力推茶草共生,让本土优质杂草自然生长,只用人工拔除恶性杂草。3年后,茶树枝条更健壮、树冠变宽、芽叶肥厚,鲜叶产量回到密植时的水平。更重要的是,成品茶的滋味和售价大大提升。
改造茶园基础设施,有效防控水土流失
要想通过种茶获得生态红利,各级政府的政策保障是关键。
福建省早在2008年就提出全省推进生态茶园建设。2012年颁布实施全国第一部茶产业地方性法规《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》,继而出台多项文件、通知和指引,统筹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其中2019年实施的省级《茶庄园建设指南》,为茶农提供坚实的实践依据。各设区市及县政府也出台政策,扶持、奖补生态种茶。
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农艺师张雯婧向记者介绍,省里连续9年实施3轮现代茶业项目,包括投入逾8亿元中央财政资金建设示范基地。2013年出台了省地方标准《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技术规范》,提出生态茶园建设的相关要求;创建的“树、草、水、肥、土、路与无公害农药”“6+1”生态茶园建设技术模式,现已推广至52个片区。
高标准的示范,带动了全省茶园基础设施全面提升。以水利为例,现今茶园多为等高梯田,园面呈外高内低,内侧开设蓄水竹节沟,山顶、山凹及道路两侧修建排水沟,并在连接处挖积沙坑,以实现小雨、中雨雨水不出园,大雨、暴雨积沙走水不冲园,有效控制了茶园水土流失。
生态种植,托起了闽茶。福建种茶县(市、区)共71个,茶产量、质量明显提高。2021年,全省毛茶产量每亩140公斤,比2008年增长47%,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情况显示,全省茶叶农残合格率多年来达到98.7%以上,质量安全平稳向好。2021年,福建茶叶出口金额首次居全国第一,达到5.13亿美元。
关键词: 发展前景
- 广州科技活动周进入预热 明日正式启动300多场主题活动接踵而来
- 深化重点领域信用建设 广州正式出台新型监管机制实施方案
- 女童不慎掉入20米深井 18岁小姨三次下井成功营救
- 西安3个区域12月28日起每日开展全员核酸 官方提倡民众居家健身
- 浙江乐清一核酸检测结果异常人员 复采复检为阴性
- 浙江本轮疫情报告确诊病例490例 提倡“双节”非必要不出省
- 西安警方通报6起涉疫违法案件
- 西安新一轮核酸筛查日检测能力达160万管
- 西安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811例
- 重庆曝光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警示党员干部清新过节
-
让农民工不再忧“薪” 湖南祁阳高效根治欠薪
中新网永州12月28日电 (刘志军 周盛波)“感谢你们,没有你们不辞辛苦、多次讨要,我们肯定拿不着钱,这个年肯定过不好。”27日,农民
-
浙江缙云九旬老党员20多年义务为乡村老人理发
中新网丽水12月28日电(范宇斌 蒋依笑)在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七里乡大园村周坎头自然村,今年90岁的陶岳贵在年近古稀时拾起剃刀,20多年
-
疫情下的边城东兴:停摆的城 夜行的人
(抗击新冠肺炎)疫情下的边城东兴:停摆的城 夜行的人 中新社广西东兴12月28日电 题:疫情下的边城东兴:停摆的城 夜行的人
-
长江流域生态管护员:我与长江的十年之约
中新网江西彭泽12月28日电 (袁昕 记者 王昊阳)“这是我今天第三次巡查了。”穿着新制服的长江流域生态管护员吴成年站立船头,在
-
吉林查干湖冬捕启幕 头鱼拍出2999999元
中新网松原12月28日电 (石洪宇 谭伟旗 薛栋栋)中国查干湖第二十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28日开幕,数万名游客现场直击鱼跃湖面的盛况。
-
甘肃中药炮制师研习古法30载:掌心留痕,翻烂资料书
中新网兰州12月28日电 (张婧)从事中药饮片加工技艺30年的张良,右手掌心有一条老疤痕,“20年前跟着老师傅学习中药材性状鉴别,传统方
-
广东启用涉疫风险人员排查12320专号
中新网广州12月28日电 (记者 蔡敏婕)广东省28日正式启用涉疫风险人员排查12320专号。即日起,涉疫风险人员来(返)粤前可在“粤省事”
-
武汉协和医院开设互联网儿童医学中心
中新网武汉12月28日电 (聂文闻 彭锦弦 陈有为)记者28日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(以下简称“武汉协和医院”)获悉,该院在湖北省首
-
四川:力争三年完成638个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
中新网成都12月28日电 (杨予頔)28日,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发布消息称,近日,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印发了《四川省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
-
不同养老模式共同推进 提升老年福祉 让老人享受“温暖夕阳”
我为群众办实事 | 不同养老模式共同推进 提升老年福祉 让老人享受“温暖夕阳” 央视网消息:近期,各地在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
X 关闭
西安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0例 详情发布
广东最低气温跌至-6℃现冰挂 部分道路及海上交通受影响
“2022科学跨年系列活动”启动 提高公众对科学类流言“免疫力”
珠科院多举措助力大湾区抗旱防咸保供水
只为那片美丽的云顶 河北一“守峰人”海拔2000米驻守12载
X 关闭
当年赵本山让关婷娜来办公室,“娜娜,以后当我的御用老伴吧~”-环球头条
速讯:土耳其强震 “侨委会”:没传出台商台胞伤亡
世界观热点:如何在Android上截取屏幕截图
快递拒收后怎么查物流信息_快递拒收后怎么查物流|世界今亮点
奥雅之光送号沐小笙_奥雅之光送号沐小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