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展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 七成受访者建议加强上门护士的资质审核和把关
91.4%受访者看好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发展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孙山
(资料图)
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主要是指依托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申请,由医疗机构护士线下提供服务的一种护理模式。近日,国家卫健委就进一步稳定和发展护士队伍,持续改善护理服务举行了新闻发布会。会上,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邢若齐表示,未来将进一步扩大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覆盖面,提高基层护理服务能力。对于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,大家有哪些看法?
上周,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(wenjuan.com),对10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91.4%的受访者看好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的发展。受访者最关心“互联网+护理”的服务质量(68.1%),然后是上门服务安全性(63.8%)和操作规范性(61.8%)。70.2%受访者建议加强上门护士的资质审核和把关。
受访者中,来自一线城市的占36.8%,二线城市的占39.4%,三四线城市的占17.9%,县城或城镇的占4.8%,农村的占1.2%。
选择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,受访者最关心服务质量
70后蒋兰在北京工作,前段时间她的婆婆做了骨科手术,在后续换药的过程中,她为老人在线上预约了上门服务。“以为是随机指派护士,没想到分配了做手术医院的护士,服务过程很满意。一次费用200元左右,虽然贵一些,但不用陪老人再跑一趟医院,感觉挺省心的”。
在山东省临沂市某三甲医院工作的马凯表示,自己所在医院及周边医院都开展了“互联网+护理”业务,“对于老年人、失能群体来说,迫切需要这项服务”。
截至2022年底,全国共计2000多家医疗机构开展了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,为行动不便的出院患者、老年人等人群提供了7类60多项上门医疗护理服务项目。调查中,38.0%的受访者使用过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,55.6%的受访者没有用过,但表示有机会会尝试,还有6.4%的受访者不打算尝试。交互分析显示,一线城市受访者使用过的比例更高(45.6%)。
在湖南省某市级三甲医院工作的唐鸿认为,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对医患双方来说都是好事。“对于行动不便以及不愿意出门的人来说,可以在家享受上门护理服务,节省了去医院排队等候的时间,非常方便。对于医护人员来说,通过提供上门护理服务,也可以增加收入。”
对于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的便利之处,65.4%的受访者认为可以节省就医等待时间,57.3%的受访者认为可以足不出户享受服务,更加方便。其他还有:减少家属陪护的压力(56.1%),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(50.1%),在家中护理,舒缓患者情绪(49.4%),节约费用(33.7%)和更加充分地利用医疗资源(25.2%)等。
“大家比较关注上门服务人员的护理水平,医院也需要加强培训。”唐鸿说。
在广州某医疗科技公司担任创新业务总监的郑可涵感觉,医护人员的人力普遍比较紧张,要提供上门服务,需要有相应的支持,也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。
调查显示,对于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,受访者最关心的是服务质量(68.1%),然后是上门服务安全性(63.8%)和操作规范性(61.8%),其他还有:价格及付费方式(56.4%)、是否方便预约(46.3%)和服务项目及流程(35.8%)等。
民调显示受访者越来越看好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
00后张羽菲目前在北京上学,她的奶奶已经90多岁了,平时卧床,偶尔需要打针治疗。虽然听说过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,但她还没有用过,“主要担心家里环境不如医院,如果上门服务过程中有什么情况,还需要再去医院处置”。
对于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,61.9%的受访者担心网约平台与服务者之间的责任划分不清,61.8%的受访者担心缺乏与医院的对接,难以处置应急情况,61.7%的受访者担心上门服务的安全性。受访者的顾虑还有:服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(52.7%)、病患的个人信息易泄露(51.0%)等。
“上门过程中的医疗风险、安全问题等,是开展‘互联网+护理服务’普遍面临的。” 马凯认为,大医院的医护人员普遍更为繁忙,精力有限,单独依靠某个医院很难满足区域内的上门护理需求。
曾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的周子君分析,患者使用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过程中,主要顾虑的是医疗风险问题,“比如输液、换药过程中,可能会有过敏等身体上的反应,如果在医院,一旦出现这些情况,可以及时处置,但家中不具备相应的条件,所以在开展‘互联网+护理服务’时会评估患者的情况、风险等。”
“现在在大城市,不少年轻人工作忙或不能陪老人去医院,这些都是发展‘互联网+护理服务’的刚性需求,但仅靠这些还不够。” 周子君认为,未来“互联网+护理”还需要不断完善服务,明确收费标准,同时也需要大家转变观念。
调查中,91.4%的受访者看好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的发展。在2019年国家卫健委发布《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试点工作方案》后,中青报社调中心曾进行了一项关于大众对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的调查,结果显示,77.8%的受访者期待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的发展。四年时间过去了,随着“互联网+护理”的推进,大家对这项服务的信心也在增加。
“可以建立统一的平台,进行资源整合。”马凯建议,由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提供不同类型的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,“比如乡镇等基层医院,负责相对简单的拆线、换药工作,相对复杂的插管、检查等由三甲医院做,实现业务上的协同”。
唐鸿认为,上门服务的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问题,也要得到重视。“可以建立评分系统,对提供服务的医护人员进行评价,做得好的人可以获得更高收入,也可以提升医护人员上门护理的积极性。”
对于发展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,70.2%的受访者建议对上门护士的资质进行审核和把关,64.1%的受访者建议建立患者的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电子健康档案。其他还有:服务过程和结果便于追溯(59.9%),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服务内容(56.2%),完善法律法规,细化责任划分(54.5%)和加强对患者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保护(40.5%)。
(姚秀清对本文亦有贡献)
责任编辑:李洁言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关键词:
- 广州科技活动周进入预热 明日正式启动300多场主题活动接踵而来
- 深化重点领域信用建设 广州正式出台新型监管机制实施方案
- 女童不慎掉入20米深井 18岁小姨三次下井成功营救
- 西安3个区域12月28日起每日开展全员核酸 官方提倡民众居家健身
- 浙江乐清一核酸检测结果异常人员 复采复检为阴性
- 浙江本轮疫情报告确诊病例490例 提倡“双节”非必要不出省
- 西安警方通报6起涉疫违法案件
- 西安新一轮核酸筛查日检测能力达160万管
- 西安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811例
- 重庆曝光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警示党员干部清新过节
-
让农民工不再忧“薪” 湖南祁阳高效根治欠薪
中新网永州12月28日电 (刘志军 周盛波)“感谢你们,没有你们不辞辛苦、多次讨要,我们肯定拿不着钱,这个年肯定过不好。”27日,农民
-
浙江缙云九旬老党员20多年义务为乡村老人理发
中新网丽水12月28日电(范宇斌 蒋依笑)在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七里乡大园村周坎头自然村,今年90岁的陶岳贵在年近古稀时拾起剃刀,20多年
-
疫情下的边城东兴:停摆的城 夜行的人
(抗击新冠肺炎)疫情下的边城东兴:停摆的城 夜行的人 中新社广西东兴12月28日电 题:疫情下的边城东兴:停摆的城 夜行的人
-
长江流域生态管护员:我与长江的十年之约
中新网江西彭泽12月28日电 (袁昕 记者 王昊阳)“这是我今天第三次巡查了。”穿着新制服的长江流域生态管护员吴成年站立船头,在
-
吉林查干湖冬捕启幕 头鱼拍出2999999元
中新网松原12月28日电 (石洪宇 谭伟旗 薛栋栋)中国查干湖第二十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28日开幕,数万名游客现场直击鱼跃湖面的盛况。
-
甘肃中药炮制师研习古法30载:掌心留痕,翻烂资料书
中新网兰州12月28日电 (张婧)从事中药饮片加工技艺30年的张良,右手掌心有一条老疤痕,“20年前跟着老师傅学习中药材性状鉴别,传统方
-
广东启用涉疫风险人员排查12320专号
中新网广州12月28日电 (记者 蔡敏婕)广东省28日正式启用涉疫风险人员排查12320专号。即日起,涉疫风险人员来(返)粤前可在“粤省事”
-
武汉协和医院开设互联网儿童医学中心
中新网武汉12月28日电 (聂文闻 彭锦弦 陈有为)记者28日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(以下简称“武汉协和医院”)获悉,该院在湖北省首
-
四川:力争三年完成638个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
中新网成都12月28日电 (杨予頔)28日,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发布消息称,近日,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印发了《四川省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
-
不同养老模式共同推进 提升老年福祉 让老人享受“温暖夕阳”
我为群众办实事 | 不同养老模式共同推进 提升老年福祉 让老人享受“温暖夕阳” 央视网消息:近期,各地在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
X 关闭
西安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0例 详情发布
广东最低气温跌至-6℃现冰挂 部分道路及海上交通受影响
“2022科学跨年系列活动”启动 提高公众对科学类流言“免疫力”
珠科院多举措助力大湾区抗旱防咸保供水
只为那片美丽的云顶 河北一“守峰人”海拔2000米驻守12载
X 关闭
易维哲:黄金连破关键位,原油持续震荡
福建平潭一医院34岁员工天台上吊身亡,院方回应:警方正在调查_世界新消息
世界视点!科城街道伍冈社区: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
光峰科技: 峰米科技将持续优化服务